“你,覺得自己的人生到底過了多久?”若是我這樣問讓你感到茫然,那就換個說法吧。把一個人從出生到壽終正寢的歷程,以一天二十四小時來比喻的話,你認為你現(xiàn)在的人生應該幾點了?日頭炎炎的正午?以大學剛畢業(yè)的社會新鮮人來說,大概是午餐完畢又得繼續(xù)埋首工作的午后一、兩點?別只是茫然的靠想像,何不把計算機拿來算一算?以目前的平均壽命八十歲來計算,二十四歲會是二十四小時當中的幾點?
早上七點十二分。
早上七點十二分。是不是比你猜想的時間還早了些?很多人都剛從睡夢里醒來,才要開始睡眼惺忪的準備一天行程。若是習慣晚睡的人,這個時間說不定都還沒有起床。以大學畢業(yè)生的二十四歲年紀來說,充其量才剛到早上七點十二分而已。
身為一名陪伴過無數年輕人成長的老師,我倒是認為,這七點十二分所代表的意義是非常深遠的。經歷幼年期、青少年期,接著迎向準備從事社會活動的二十四歲,好比正準備要去上班、一腳踏出家門的時刻。
是啊,二十四歲,才剛到早上七點十二分而已。是剛要踏出家門的時刻。那么,退休并邁入老年的六十歲又如何?正好是傍晚六點。上班族剛下班準備回家,或是一家人在享用晚餐的時刻。很奇妙吧?所以,我喜歡把八十年的人生用一天二十四小時來區(qū)分時段。
人生時鐘的計算方式很簡單。一天二十四小時相當于一千四百四十分鐘,除以八十年的話是一年平均十八分鐘。一年十八分鐘、十年三小時?以此類推,馬上就能計算出自己的年紀是落在幾點幾分。二十歲相當于早上六點,而二十九歲是早上的八點四十二分。這些時間是以平均壽命八十歲為基準點所算出來的數據,平均壽命越長,相對的你的人生時間可能就更加充裕了。
每當我教人們計算人生時鐘的觀念,沒有一個人不感到驚訝的,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人生“時間還早”。我跟一位剛滿五十歲的前輩說:“你的人生現(xiàn)在才到下午三點而已?!彼约呵杆懔怂阋舱f:“真的耶?”當我跟一群二十四歲的準畢業(yè)生分享這些故事的時候,多數的學生都會驚奇的說:“以前我總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過了一大半,沒有想到才到早上七點十二分而已?”
是啊,時間還早呢。就算是早上七點的工作處理得慢了些,并不代表一整天都完蛋了,不是嗎?問題不在“面對事實”,而是“我已經沒機會了!”這種妄下斷語的心態(tài),以及“自我欺瞞”。千萬不要自己埋下放棄或挫折的禍根。你的人生,時間還早。至少,你現(xiàn)在擁有的時間足夠讓你去改變任何一件事。
電影《本杰明的奇幻旅程》有這樣的一段對白:“人生,沒有所謂太晚,或是太輕的年紀。”重要的并不是能夠多快成功,而是最后你實現(xiàn)了什么樣的夢想。
先跳上火車再說吧
“你一直找不到工作,并不是你不好,而是這個社會的問題?!边@是電影《我的流氓愛人》中的臺詞。電影里求職不順遂而辛苦奮戰(zhàn)的女主角鄭有美,看著銀幕上的她落寞的神情,讓我心有戚戚焉。我在電腦上搜尋影評的時候,注意到某中小企業(yè)的人事主管在自己的部落格里寫道:“我不能認同這部電影的劇情。”那人寫道,中小企業(yè)征才簡直是“摘天上的星星”。
某報紙的官網上則用詞犀利地寫著:“為緩解青年失業(yè)問題,既成世代應該要放棄既得利益的優(yōu)勢?!苯Y果一下子出現(xiàn)非常多的回復。我第一次看到有文章收到這么多網友的“怒評”。大致上的內容是:“年輕人只要愿意放下身段,怎么可能找不到工作?”說他們以前剛進入職場的時候,大環(huán)境比現(xiàn)在還要糟糕?
我不認同這種說法。既成世代差不多是在人均GDP不到一百美金的年代出生的。在當時,大家都為了怕餓死而努力的工作。那是很多鄉(xiāng)下姑娘只求獲取三餐、大老遠來到大都市、住在別人家里幫傭的時代??墒?,現(xiàn)在的年輕人生活的這個時代,人均GDP是一萬美金。對于職業(yè)、生活的期待水準,已經跟既成世代完全不同了。現(xiàn)代人不再只為了怕餓死而工作,為了當下幸福的生活以及實踐夢想的愿景,人們會都謹慎選要投入的職業(yè)。因此,我覺得長輩以自己過來人的經驗斥責年輕一代“年輕人都眼高手低啊”,并不妥當。
目前大多數的二十歲世代,生活完全以工作為中心在轉動。忙著實習、上進修課程、上補習班,沒有暑假、也沒有休假,為了累積豐富的學習經歷,他們很難產生其他的想法。甚至于還出現(xiàn)了一個新詞“恐閑族”,用來形容怕生活“沒事做”的族群。
如果只為了隨便找一份工作,年輕一代又何必這么賣力?為了進入“理想的公司”,他們才會這么拚命。只是,“理想的公司”人人都想進,而越演越烈的競爭是個大問題。大學畢業(yè)人數比過去大幅增加,可是失業(yè)人口也在持續(xù)攀升。而一家企業(yè)里既成世代死守既得利益的情形有增無減,年輕人根本沒有機會爭取工作空缺。人力的需求停在原點,但供給源卻不斷爆增,慘烈的競爭是無可避免的情況。
是的,二十歲世代遭遇的就業(yè)困境,是整體社會的問題,怎么能要年輕人自行負責?我身為一個教授、身為一個父親,身為一個也在占用既得利益的既成世代,真的感到很抱歉,心里很不好受。
我十分能夠理解你們的立場,也同意失業(yè)不只是你們的問題。不過,我要以誠惶誠恐的心,給你們一個建議:先跳上火車,再說吧。
年輕人煩惱找不到工作,企業(yè)人事部則是苦于找不到適合的人才?!肮蛡蚴袌觥睆哪承┙嵌葋砜矗鋵嵱幸稽c像婚姻市場。求職者希望能找到素質高過自己能力的公司,而求才者希望能找到工作能力高于支付薪水的員工。雙方的期待差異,造成需求上的不平衡。當不平衡的情況持續(xù)下去,就會造成“求職難”“求才難”的問題。
話又說回來,雇傭關系和結婚之間還是有差別的?!胺凑院罂梢噪x婚,先降低標準,結婚再說!”我不可能對準新人這么說,但是我大可以給新進員工忠告:“以后機會多得是,先待一陣子再說?!彼?,給你一個忠告。先跳上火車,再說吧。
社會不會輕易相信你空口無憑保證的未來,他們會直接檢視你過去的經驗。換言之,組織想了解的是你的經歷、而不是你的潛力。他們想看的是你在職場上受肯定的“實力”,而非你恭恭敬敬拿出來的“經歷清單”。不論待過的公司規(guī)模是大是小,讓組織直接看到你在其他公司累積經驗的同時處理各種業(yè)務的“實務經驗”,效果遠遠強過你用履歷簡介來夸耀你是多么具有“潛力”的人才。即使遇到待遇差、在業(yè)界名聲低落的公司,也不要想太多,先待下來累積經驗,比起你去在職進修或是加強幾十分的托福成績都要管用。
近年來中小企業(yè)的就業(yè)環(huán)境很糟糕,這一點我絕對不是不了解。薪資和工作場所的穩(wěn)定性,尤其堪慮。再者,換公司上班其實也不像用說的這般容易,人力中介公司的桌上堆得滿滿都是求職者資料。即使順利的換了新的工作,相對的,你的第一個職場從此就像尾巴一樣黏在你的履歷上面。
雖然無奈,但這是選擇性的問題。是要繼續(xù)游手好閑、像“試味道”一樣頻頻換工作,還是繼續(xù)待在一間破爛的小公司?兩者之中選擇“比較不糟”的“次惡選擇”,就是我剛才所說的“選擇性的問題”。希望這篇文章,能有助于你思考選擇性的問題。
首先你要了解,不管是在中小企業(yè)或是任何一家大企業(yè)上班,工作壓力是無可避免的。多數大企業(yè)的工作量都非常繁重,周密的人事管理系統(tǒng)也使職場生活充滿壓力。業(yè)務細分化的缺點,是你只能在妨礙拓展視野的狹隘領域里執(zhí)行業(yè)務。任何一個組織,都不會平白無故的付你酬勞?!爸行∑髽I(yè)的心酸”其實在大企業(yè)里也常見,其實就是“上班族的心酸”。
從這些角度思考看看,你必須上火車的理由已經很明顯了。幾個月后,或是幾年之后,當你拿著個人資料到心目中理想的公司應征的時候,你認為華麗的學經歷背景會讓他們立刻敞開雙臂迎接你嗎?社會的眼睛是冷漠的。尤其,企業(yè)體是一切以“金錢”來衡量的冷漠組織。比起完全沒有社會工作經驗的人,企業(yè)體更認同具備實際經驗的人。理由有兩個:其一,對方可能會認為你在出社會前就已經具備了別人出社會才起步的學習能力;其二,待在一家公司工作的時間長,足以證明過去的你是勤奮又充滿熱情的年輕人。
不要因為你的起點是中小企業(yè)就猶豫不決,在中小企業(yè)上班的好處,是可以累積自己各方面的經驗。小企業(yè)不似大公司凡事細分化,所以在小公司里做事可以接觸到各種業(yè)務。
當然免不了會有覺得工作厭煩的時候,不過,有機會在一家公司體驗到一般企業(yè)體普遍都有的業(yè)務工作之后,日后你活用這份經驗,展現(xiàn)個人實務經驗的時候,一定會讓人眼睛一亮。此外,在中小企業(yè)上班,個人能力比較容易受到肯定。一旦邁開大步跨出去,不僅成長速度快,脫穎而出得到晉升的可能性也比較高。
如果想考慮創(chuàng)業(yè),就職企業(yè)的規(guī)模是不受限制的。所以我建議大家,一定要先累積業(yè)務經驗。許多人期望能像比爾.蓋茲或是喬布斯一樣,成為青年創(chuàng)業(yè)的神話,但在現(xiàn)實里絕對不容易。我不贊成我的學生太早創(chuàng)業(yè)。社會不容小覷,缺乏社會經驗的情形下,免不了經過反覆的試驗及失敗。市場是冷酷無情的,對一個沒有經驗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電視劇《讀書之神》里有句對白:“這個社會是有規(guī)則的?!倍@個規(guī)則是在學校里學不到的。所以如果你有創(chuàng)業(yè)的夢想,那就先找一家小公司去上班,跟在社長、副社長或是公司的前輩們身邊,觀察什么樣的問題最容易發(fā)生,而他們又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從這些人身上學習到的智慧和做人處事的道理,求職補習班是不可能教會你的。自己去親身經驗,把學起來的東西變成你的智慧。具備了這些條件,你的創(chuàng)業(yè)成功率才會高。
你聽過“hidden champion”(隱形冠軍)嗎?這里指的是名氣不及大企業(yè),但是在市場上仍然頗受肯定的中堅企業(yè)。這樣的企業(yè)由于成長快速,員工比一般大企業(yè)更容易累積許多業(yè)務經驗,和得到晉升機會。就像證券分析師專挑成長性高的企業(yè)做投資,把你自己內在的“hidden champion”找出來,好好的投資一下如何?與其等著變成毫無目標的長期失業(yè)者,我覺得這是個可行的提議。
說真的,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第一個職場,而是最后一個職場。不要急于第一步就決定勝負。還不知道最后誰是微笑的勝利者,不要輕言放棄。就把求職當成你的“大型生涯規(guī)劃”里的其中一個戰(zhàn)略,剛開始有一些犧牲你也必須忍耐。只要有未來可能性,一點犧牲不算什么。這個世界變化很快,而人生還很長,必須“忍耐”的時間不會太久的。重點不在于你的出發(fā)點,而是你用什么樣的態(tài)度,踏出往后無數個人生的步伐。
年輕人,出發(fā)吧!若是進度和你心里期待的不同,那就先謙卑的踏入社會。就算“一路站著擠過三節(jié)車廂”讓你覺得好像希望渺茫,你還是得先上車卡位。你可以慢慢往第一節(jié)車廂移動,總比你一次跳上全速行駛的火車第一節(jié)車廂,要容易得多了。
每個人的現(xiàn)在,都是人生最乏力的時刻
我們人生中最燦爛耀眼的黃金時期是什么時候?如果做一份問卷調查的話,可能最多人的回答會是二十歲世代吧!話雖如此,可不要被這種說法給迷惑了。每個人的“現(xiàn)在”都是人生中最乏力的時刻。而且,每個人都會不自覺的無限寬容自己的過去。
是的。年輕的你,現(xiàn)在是你人生中最乏力、最辛苦的時候。即便我們都認同二十歲世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代,但是不代表就是無憂無慮。二十歲世代是最美好,也是煩惱最多、最辛苦的階段。只是,這些煩惱不會因為正值美好年代而減輕。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煩惱和辛苦?這是因為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問題全都糾結在一起,像漩渦般向你席卷而來。大學階段正好是離開未成年時期的保護網,蛻變?yōu)槌赡耆说淖兏飼r期。破繭而出所看見的成人世界,和你想像的絕對不一樣,是極為冷漠的。二十歲世代就是這樣必須不斷應付煩惱的殘酷階段。此外,二十歲世代也是計劃未來人生的重要時期。大學生再過幾年都必須離開校園,以社會人的身分重新思考前途,以及要扮演的角色。走出校園、進入職場的這個階段,你會不斷為了確認是否找到適合自己的路而煩惱。對未來的這份不安,在這個階段其實是最大也最根本的問題。真正讓年輕人感覺無力的事,不是必須不斷累積學歷、經歷等背景,而是完全無法預知未來。因為一切看不到的東西,總是使人恐懼。
不過,別忘了——也許這么說會有點矛盾——未來之所以讓人不安,是因為未來充滿了開放的可能性。應該設定什么樣的目標?應該選擇哪一種行業(yè)?為了達成目標又該做什么樣的準備?(所有這些影響你未來人生走向的重大問題,都可以通過第一職場網的“教練式”職業(yè)規(guī)劃得到全面而系統(tǒng)的解答。詳細咨詢流程及收費細則請點擊這里。)應該跟什么樣的人相戀、組織家庭?人生中必須做出最重要抉擇的時機,就在你們眼前,但是多樣化的選項卻也令人旁徨失措。當原本多樣化的選項開始一個一個減少,你的年紀也隨之不斷的增長。選擇的余地變少了,困擾你的煩惱范圍自然而然也跟著縮小了。
其實,身為大人的我們不能說:“你這個年紀會有什么煩惱?”說這種話的大人,就像是從小蝌蚪長大變成的青蛙,卻對別人說自己從小就是青蛙。我知道,你現(xiàn)在處于人生中煩惱最多的時候。說真的,往后你要煩惱的事情還多著呢!你要盡可能的多思考,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攤在面前,從出發(fā)點開始仔細的檢視?!拔业乃鶎W到這里應該就夠了吧?”你要把這種膚淺的“既得權意識”遠遠的丟開。不要獨自閉門造車,關在一個人的思緒里,你應該去接觸不同的資訊。正確的決定,取決于正確的資訊。你要多接觸人群,并且多看不同領域的讀物。不要只是跟同輩朋友或是同學聚在一起,大家陷在同樣的困惑中迷惘,不妨多跟人生經驗豐富的前輩以及老師們交談。
真正讓年輕人感覺無力的,不是必須不斷累積的學經歷背景,而是完全無法預知的未來。因為一切看不到的東西總是使人恐懼。(因為經驗缺乏,因為涉世未深,所以你無法客觀、清晰地看待這個世界和自己的未來。所以,你迫切需要尋找一個“教練”,成為你的指路人,你才可以看得更遠。趕快參加第一職場網“教練式”職業(yè)規(guī)劃吧,用專業(yè)人士的眼光,幫助你指引未來。詳細咨詢流程及收費細則請點擊這里)別人或許可以批評你是草莓族、啃老族,你也或許真的怕痛、怕挫折、對未來感到不安!但,那又如何?生命的答案其實非常單純,就是:“你永遠只能為自己而活”。
其實,現(xiàn)在起步一點都不晚;其實,碰撞或疼痛一點都不可怕;其實,你的花季才正要來臨,屆時你就會恣意盛開!
上一主題:那些讓我們“重生”的大人物人生智慧 |
下一主題:讓開會效率提高不止一倍的秘籍 |
延伸閱讀
發(fā)表評論